2021年9月29日 星期三

“枪王之王”狙击手教官刘惠甫:一生与枪结缘_每日信息

时间:2023-04-05 14:16:38来源 : 大众网

我们习惯称狙击手为“枪王”,济南有一位取得公安部狙击组第一名的狙击手教官,不管是军队还是公安系统,都有他的弟子,是真正的“枪王之王”,更是大家口中的“刘老师”。让记者带您走近刘惠甫,看看他一生与枪的不解之缘。

特巡警支队的枪械工作室

在鲜花盛开的季节,记者来到了旅游路东头的济南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在门口短暂的等待后,刘惠甫这位枪王之王微笑着走了过来。果然名副其实,见到刘惠甫的人都会喊一声“刘老师”,正如一位民警所说,“刘老师是我们所有人的老师”。


(资料图片)

记者跟随刘惠甫来到了他的枪械工作室,很多时候他会待在这里,研究枪械有关的各种技术。记者看到,工作室一面的墙上张贴着各种枪械的分解图表,分解单元到最小单位。另一面墙上则是,各种枪械的实弹射击测试指数,包括不同武器在不同距离的射击效果展示等。同时,工作室里还可以对枪械进行检测和维修,这在地方公安系统可是极为罕见。工作室里还有各种各样的工具,可以检查枪管的直度和膛线等等。

陈列室里各种带有弹孔的弹壳引起了记者的兴趣。刘惠甫介绍说,这些都是用狙击枪实弹射击造成的,“50米打弹壳,好的射手在100米以上也可以打弹壳,我们可以在六七十米打牙签、打刀刃。”你没有听错,在六七十米的位置他们可以打中牙签和刀刃。

如何能练成这种神枪手呢?都说狙击手是子弹喂出来的,真的是这样吗?刘惠甫告诉记者,“不是多少发子弹的问题,而是一开始练基本功的时候要非常吃苦,因为练习基本功是非常枯燥和非常单调的,训练射手在静态的时候心跳频率可以达到50次以下。”刘惠甫说,狙击手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的,性格冷静,头脑清晰,有充足的知识面的人更适合成为狙击手。

军人父亲点燃当兵梦

那这位狙击手的教官又是怎样养成的呢?1968年刘惠甫出生在河南南阳,他是家里的老大,从小被父亲寄予厚望。“挨骂最多,挨打最多,在缺衣少吃的年代,有吃的都是先让着弟弟妹妹们,上学的机会也是让弟弟妹妹优先。”

家中长子的担当,也让其更加地体谅家人的辛苦。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他毅然从高中退学到部队去寻求自己的军人梦想。刘惠甫说,他的父亲是一名老兵,参加过抗美援朝,“有空就和我们讲,当时父亲是高炮部队,主要是保护我们的道路和桥梁,只要一听到防空警报,不管干啥他们都会飞快地奔向自己的炮位。”关于高炮兵,相信大家可以从《金刚川》电影中看到他们战斗的样子。从小就羡慕穿着军装地父亲,刘惠甫孩时就和小伙伴组织两军对垒的游戏,从中模拟打仗的种种。

让记者没有想到的是,这位“枪王之王”差点成了潜水兵,如果那样他的人生肯定会是另一种轨迹。不过,最终因为有一项没有过关,他与潜水兵失之交臂,1985年成为了一名步兵。

由于有高中学历,在部队刘惠甫在新兵连就崭露头角,不管是队列、射击还是战术,他都是佼佼者,“56式半自动步枪,每次射击都是优秀,连队把我留下来作为骨干,参加了为期半年的步兵专业训练。”

教官生涯开启 一天打掉两三千发子弹

1990年,刘惠甫进入了信阳陆军学院。在这里,他的射击和战术成绩还是名列前茅,1993年毕业后顺理成章直接留校任教,成为了一名军事教官。在1994年信阳陆军学院和济南陆军学院合并,他也就成为了济南陆军学院的教官。

也是在1994年,全军组织了射击教员集训,“封闭培训了3个月,都是全军顶尖的教员亲身传授。”这三个月让刘惠甫获益良多,让他们的射击技术更加全面,用他的话说,这次真正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成功补齐了自己的短板,“终于戳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在训练中,手枪、步枪、轻机枪和狙击枪四个枪种都专门进行培训,队员们天天趴在地上,一次一个小时,射击的时候一天的时间就打掉两三千发的子弹,“压子弹压得手疼”。

后来,刘惠甫成为原济南军区司令部最年轻的射击队教练,从此刻开始,射击队为军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射击高手。在全军的比武中,原济南军区更是拿到了第一名。“我们练到什么状态呢,这么说吧,我们在100米的距离打靶纸数字6、9、8、10中的小圈。”

在部队一直玩枪,面临转业的时候,刘惠甫只想找一个继续玩枪的工作,于2005年转业入警。

听刘惠甫讲神枪手的养成

说到神枪手的养成,刘惠甫说需要迈过三到四个台阶,技术、心理、体能都需要突破瓶颈,“瓶颈期因人而异,突破瓶颈期的长短也是因人而异”。

为了培养合格的狙击手,每天最多要训练到12个小时,一天到晚顶着枪托,队员们的肩膀肿了,肩膀处的衣服也最早破损。“由于需要长时间瞄准,有的队员都右眼通红,几乎看不见白眼球,这都是长时间的精力集中导致的充血。”

在狙击手训练中,固定靶是比较简单的,移动靶就上了难度,移动靶又分为横向和纵向的移动,这也是模拟人体移动方向所设置。最难的就是狙击手在移动,对方也在移动,同向或者对向都需要要锻炼。大家可以想象对向的时候,对向时只有一刹那的相交,必须抓住这一瞬间,“有时还要模拟摇摆目标,训练必须要准备最复杂的情况,因为作战条件不是狙击手决定的,而是犯罪分子决定的。”

为了应对各种天气下的的作战,队员们风里雨里雪里,都要摸爬滚打,还要进行夜间作战的训练。所以,刘惠甫也坦言,做狙击手首先需要热爱,其次还要有先天的良好条件和后天的艰苦努力,“狙击手最好是理工科出身,纪律观念超强,心理素质好,能够临危不乱冷静处理,还要有担当意识。”刘惠甫说,有时候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狙击手需要自己捕捉战机,所以担当尤为重要。作为刀尖上舞者的狙击手,他们都明白,实战中不会有第二次机会。狙击手会进行极限心理素质的训练,因为当你从放大镜里清晰地看清一个人,要对其进行击毙时,心理斗争是非常激烈的。

现在不管是军队还是警界,山东的狙击手大部分都是刘惠甫的徒弟,因为有他,全省的特警狙击手训练都会放在济南。为了传授狙击技术,他的足迹踏遍了70%的国土,编出一套狙击手的教程。刘惠甫说,他不敢和前辈们比,但是现职的狙击手,他担得起“枪王之王”的称呼。他现在最大的心愿是,择一人,教全部,为单位留下种子,延续“枪王之王”。

两次受伤都很“幸运” 最亏欠家人

在2010年,人到中年的刘惠甫,以10发子弹91环成绩勇夺全国公安系统“狙击枪王”。大量荣誉的背后,也有鲜为人知的危险。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自称一辈子没有别的爱好的刘惠甫,两次遭遇危险,其中一次弹片深入脖颈6厘米。

那是1997年夏天,在指导射击训练时,一位队员子弹打偏了。反弹回来的弹片一下钻入了刘惠甫的脖颈。顿时一股钻心的疼痛涌遍全身,但一开始并没有鲜血涌出,甚至一直到医院都没有大量出血。“弹片进去了六厘米,好在没有伤及动脉和静脉,可以说完美的避过,但距离动脉非常近。”考虑到脖子位置的血管和神经等的复杂性,医生决定原路将弹片取出,担心弹片毛刺导致大出血,提前准备了5000毫升的血液。短短的六厘米,弹片进入时只是一瞬间,拔出的过程却持续了整整40分钟,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每拔出一段距离就要停下观察,好在有惊无险。

另一次是2018年,当时有队员子弹打到石头上,弹片反弹,击中了大腿根,当时弹片距离股动脉只有两三毫米,弹片大部分进入腿部。忍着疼痛,刘惠甫自己将弹片拔了出来。两次的弹片,刘惠甫都保留了下来,他要时时刻刻地让弹片提醒自己注意安全。对于狙击教官,刘惠甫说会继续担任下去,直到自己教不动的那一天。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两次受伤都不敢和家人说刘惠甫说,他之所以一辈子凭着兴趣活着,都是因为家人的支持,因为一个全心全意投入工作的人,背后支持的人更伟大。“亏欠父母,亏欠妻子,父母有时一年都见不到一次,直到父亲肝癌晚期的时候,我作为老大突然意识到没有尽到孝心,曾经以为来日方长,但是生活却多是意外。”

对于自己的爱人,从军嫂到警嫂,分居达8年,“一切都是妻子一个人扛起了整个家庭,为了我辞掉金矿的化验工作,来到济南,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而我从来没有给她买过衣服和化妆品。”刘惠甫说自己是幸运的,难得遇上这么好的妻子,“退休后好好弥补”。

刘惠甫小传

刘惠甫,1985年参军,后在原济南陆军学院从事射击教研工作,师从我国著名轻武器鉴定专家曹明晶教授,2005年转业到济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现任特警支队作训处四级高级警长。从警后,2006年曾代表中国警察赴匈牙利参加第五届世界军队和警察狙击手射击比赛,2010年参加全国公安系统实战应用射击比赛,取得了狙击枪射击第一名的好成绩,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枪王”。2012年6月被山东省公安厅聘为全省特警战术射击教官培训班射击教练,并录入专家人才库。2023年被评为全省最美退役军人。

关键词:

(责任编辑:黄俊飞)

推荐内容

Back to Top